
1.騰訊“陪跑”零售500天:電商難做,私域流量或代表未來?
前兩天,有朋友分享說,一個在南通做家紡生意的創業者抱怨,“電商年年難做,今年是特別難做!"。他的企業規模大約是每年線上線下一共2億人民幣銷售額。但今年開始,明顯感覺做電商基本不賺錢了,到年底還可能背上千萬庫存。他認為,主要原因是各大電商平臺的高扣點,同時,促銷廣告很多,二線電商平臺的流量也越來越少......
平臺流量成本上升、線上紅利見頂已是日常。想來,這也是“私域流量”近半年越來越被熱衷討論的大背景。
進入零售業超過500天,有超過11億微信用戶的騰訊到底給這個江湖,或者,給那些希望在平臺電商之外尋找自己“品牌控制的流量”和玩法的品牌/商家帶來哪些新思路玩法和成果?(零售氪星球)
2.“水土不服”無印良品 難過中國市場生死劫
事實上,從無印良品的中國戰略來看,長久以來中國市場與其在日本本土市場有著極大的差異。對于無印良品而言,變與不變都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無印良品以追求極簡主義及優質產品著稱,也因此捕獲了大批追隨者,然而近年來在中國的銷售額持續下滑且質量問題頻發,昔日的日本零售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通報流通領域家具質量抽檢結果,其中11件不合格產品中,有6件來自日本零售公司無印良品。
7月19日,無印良品在其官方微博就此前被爆出的其“家具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問題道歉,稱將對家具所使用木材名稱進行全面檢查及更正。此外無印良品方面表示,愿為購買這6款家具的顧客提供退換貨服務。
對于無印良品的道歉及回應網友們并不買賬,直接評論道:“干脆叫無良印品算了。”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家具實際用料用肉眼的確不易分辨出來,消費者愿意為其高價埋單也在于信賴品牌本身,而無印良品以次充好“掛羊頭賣狗肉”的做法無疑在不斷消耗自身長期積淀下的用戶品牌忠誠度,讓消費者心中還未消除的的芥蒂繼續滋生開來。(鋅刻度)
3.奢侈品需求持續增長 巨頭開始盯上中國00后
在截至7月18日的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排行榜中,全球極大的奢侈品集團、Louis Vuitton母公司LVMH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ernard Arnault今年以來財富大幅增加390億美元,以1076億美元凈資產,擠掉比爾·蓋茨排名第2。有意思的是,這是目前為止該榜單富翁財富當中增幅大的一個,也是躋身TOP10的奢侈品行業老板。
中國市場做出的貢獻起到決定性作用。LVMH集團在首季度財報會議上表示,中國消費者已經連續多年為Louis Vuitton帶來雙位數的銷售增長。
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強勁需求,為龍頭品牌業績增長提供了基礎支撐。第三方咨詢機構麥肯錫發布的《中國奢侈品報告2019》顯示,2012年~2018年期間,中國貢獻了全球奢侈品市場超過一半的增幅,并且到2025年,這個比例還將持續升至65%。毫不夸張地說,得中國者得奢侈品天下。(零售老板內參)
4.理性新零售時代 巨頭們應如何去偽存真?
各種力量的逐漸匯聚正在讓新零售的風口出現“阻塞”,一場洗牌變得不可避免。和新零售剛剛被提出的時候一哄而上相比,人們對于新零售看法正在趨于理性。經歷了早期的布局之后,新零售市場更加關注的是實質性的改變。
然而,熟悉了互聯網式的操作套路的人們并不會愿意投身到新零售的落地和應用當中,他們僅僅只會游離于新零售市場的表層,依靠著不斷花樣翻新的各種概念、各種模式來迎合資本以及依然對新零售孜孜不倦進行布局的巨頭的注意。
與其將這些玩家看成是新零售的參與者不如將這些玩家看成是新零售的投機者。互聯網的經驗告訴我們僅僅只是做概念上的概念,而不去做落地上的探索,一切的概念都僅僅只是為了獲得資本的關注和獲取所謂的用戶流量而已。當這種簡單且略顯浮夸的方式無法在獲得資本和用戶的關注的時候,所謂的新零售便會開始洗牌。
無疑,當下的新零售市場正在經歷這樣一個階段。(輝常觀察)
5.奢侈品電商尚品網“猝死”背后
作為國內早期創立、歷經一輪輪行業大戰輾轉發展至今的奢侈品電商尚品網,在不久前9年店慶后,突然宣告“暫停營業”。
7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在尚品網App看到首屏幕掛出公告顯示,因融資重組不順、經營受阻,已無法繼續為廣大用戶提供服務。
隨后不久,在百度搜索頁面上搜索尚品網官網,搜索引擎開始顯示信息“當前頁面禁止訪問,請稍侯再試”。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尚品網這份暫停營業的公告僅僅發布在移動端App上,官網首頁仍顯示皇室舞鞋499元的大幅促銷廣告,同名官方微信也并未推送暫停營業相關信息。種種跡象顯示,尚品網關停有些倉促,更像是一場事發突然的“猝死”。(北京商報)
6.“遲鈍”星巴克:外賣改變命運,線上成就未來?
一直對互聯網業務反應遲鈍的星巴克,似乎有了一些加快步伐的跡象。
在中國市場與阿里巴巴展開線上業務合作后,目前星巴克也開始在美國11個城市試運行配送服務,并宣布計劃在2020年初與Uber Eats合作,在全美及歐洲等地擴張其在線外賣預訂業務的版圖。
去年秋天,星巴克與Uber Eats在邁阿密進行了首次配送服務的嘗試。近九個月的時間以來,雙方合作的結果似乎讓星巴克增加了一些信心。如今,星巴克開始下決心將這種配送形式迅速擴張到美國11個城市的市場。
是什么原因,驅使這個反應遲緩的連鎖咖啡業巨頭有了新動作?(懂懂筆記)
7.蘇寧易購上半年營收增長21.63% 實現凈利21億
7月30日晚間,蘇寧易購(002024.SZ)發布2019年半年度業績快報。
快報顯示,上半年蘇寧易購營業收入為1346.18億元,同比增長21.6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39億元,同比下滑64.37%。
對于利潤下滑的原因,蘇寧易購方面解釋,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利潤總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9.73億元、21.39億元,由于去年同期公司出售了部分阿里巴巴股份實現凈利潤人民幣56.01億元,受此影響,利潤總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66.74%、64.37%。
蘇寧方面指出,若扣除蘇寧小店上半年的經營虧損及其股權轉讓帶來的凈利潤增加,預計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8.0億元,具體將以2019年上半年度報告中相關數據為準。
截至6月30日,蘇寧易購零售體系注冊會員數量達4.42億。線下,截至2019年6月底,蘇寧易購已合計擁有各類自營及加盟店面7503家,蘇寧小店及迪亞天天自營店面合計5368家,蘇寧易購零售云店面總數5108家。(聯商網)
8.小紅書的擦邊球內容引發下架,定時炸彈終于炸了
7月29日晚,有用戶發現小紅書APP在華為、魅族等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架。7月30日,“小紅書疑被各大安卓應用市場下架”登上微博熱搜。截至目前為止,除了AppStore尚可正常搜索下載之外,各大安卓平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
【商業街探案】向小紅書了解情況,公關回應稱,“公司已了解到該情況,正在與相關部門積極溝通解決。”關于原因和下架時間,并沒有明確回應。而知情人士稱,這次下架目前恢復時間未定,App Store可能也會跟著下架。(商業街探案)
9.小紅書的“種草”困境:內容亂象叢
在虛假種草和“清洗KOL”事件之后,小紅書再次陷入風波。
7月29日,有用戶反饋小紅書在應用寶及華為、OPPO等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顯示無法下載。燃財經登陸某安卓應用商店,小紅書APP顯示內部優化中,暫不提供下載,而iOS系統目前還能下載。有報道稱,iOS系統下的App Store近期也會下架小紅書。
對此,小紅書7月30日回應稱,已了解到該情況,正在和有關部門積極溝通。對于下架原因,各種報道的推測包括涉黃涉“黑醫美”等違規種草、被用戶舉報、內容或數據違規等,小紅書方面未予以證實。
從跨境電商到內容社區,六年多以來,小紅書聚集了2億多用戶,2018年時估值已達30億美元。其高速發展和陷入爭議都源于UGC(用戶生產內容)模式,一方面,大量真實案例分享與產品功效介紹籠絡了一大批用戶;另一方面,巨大的流量吸引了不少灰產,煙草軟文、虛假種草產業鏈、違禁醫美藥品等都曾引發外界質疑。
去年以來,對于內容平臺來說,強監管的警報信號密集響起。快手、火山小視頻、網易云音樂、荔枝FM、喜馬拉雅也曾經歷過下架風波,為了減少內容風險,各家除了建立自己的風控體系、強化人工運營和審核之外,一些公司也會找第三方合作,探索更多內容審核方式。(燃財經)
10.對話球鞋電商Nice周首:很多人不理解球鞋賣3萬
談球鞋行業不被理解:很多人不理解一雙鞋能賣到3萬塊錢,那憑什么一塊手表能賣到30萬呢?
談鑒定:中國的假鞋是全世界多的,假鞋相關的產業催生出來了鑒定,但沒有真正把它總結出一套科學的方法論。
談鑒定師:鑒定師也會分等級,比如說中醫也分老中醫還是剛剛開始的新手。所以它永遠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
談行業發展:整個行業在我看來還是一個初級階段,不能被資本綁架把行業做死。
為什么一雙二手鞋可以賣到幾千乃至上萬?
答案超乎意料的簡單:有人愿意買,自然有人賣。這并不是一門可以用以往電商售賣邏輯可以解釋的生意:供給與需求的高度不平衡,造就了部分球鞋的稀缺性,進而導致整個交易流程的定價權早已從廠家手中喪失。
這時,是否存在新的消費理念或價值觀念對其進行重新定價,至關重要。
類似的情況發生在一些收藏品市場。在國內極大的球鞋交易平臺之一Nice CEO周首看來,球鞋鑒定是一個非標行業,“一張郵票能值10萬塊錢,憑什么游戲王的卡牌就不能值10萬塊錢?如果你從球鞋鑒定是否靠譜的角度去理解這個行業,那么你永遠不會認同這個行業”。
一個只是想買球鞋使用而非收藏或投資的小白用戶,至少在他眼中,不是Nice服務的用戶,也不是服務的重點。而球鞋交易平臺的崛起,本來需要歸咎的應是潮流文化的興起對人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