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節過后,春節才算是正式落下帷幕,隨著節日的告一段落,人們開始重新投入到工作、學習崗位中。這時,隨著生活節奏的變化,顧客的購買習慣和消費需求也隨之變化,因此,這也正是生鮮商超隨之調整經營策略的重要節點,無論從商品結構、門店陳列還是營銷手段上,都要及時調整,才能更好的滿足顧客需求,從而帶動營業額。
水果類商品
對這類商品要及時調整商品結構。關注高客單價、高毛利商品的銷售數據,及時清理庫存,同時壓縮陳列面積,陳列位置也要調整到節前正常陳列,比如車厘子、高檔水果禮盒、進口紅提等進口水果,禮盒類水果要有計劃,應及時完成庫存清理,也可以對銷售方式做出適當調整,可拆散銷售,買贈、搭贈方式,避免積壓,形成損耗等問題。
對這類商品要放大陳列,低價引流。季節性商品,如草莓、火龍果等陳列保持不變,挑選個別促銷商品,如紅富士蘋果、臺農芒果、砂糖橘等調整到門店顯眼位置,并放大陳列,用低價格引流,多方面滿足節后顧客購買需求的變化。
蔬菜類商品
1、蔬菜年后陳列面積恢復至年前的陳列面積,保證蔬菜品類的豐富。
2、壓縮精包裝凈菜陳列面積,擴大瓜果類商品,為年后天氣漸暖做好鋪墊。
3、菌類高客單商品陳列面積不變,葉菜類要按時噴灑水,保證葉菜類商品的新鮮感。
售賣過程中及時推廣新品,每天固定試吃時間,并有專人專管,試吃過程中向顧客傳遞商品關鍵詞,增加顧客對商品的了解。
由于年后工作較年前、年中相比,客流會有所減少,要注重民生類自制商品,例如:豆芽、豆腐等商品,突出自制,保證商品品質,得到更多顧客持續地認可。
肉類商品
年后豬肉銷售會相對下降,一定要對豬肉進行精細化分割,提升銷售和毛利,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價格,有普通、有精品之分。提升銷售和毛利全靠分割師,針對精細化分割要做好分割師的培訓以及相關的考核。
1、壓縮腌制臘肉類商品陳列面積,壓縮無效的小單品,保留正常流轉商品,篩選一到兩個A類商品擴大排面。例如:腸類,臘肉類。
2、縮減豬肉類商品陳列面積,例如:排骨、瘦肉、五花肉等,利用合適的陳列道具和假底襯托商品的豐滿度,由于客流量不大,周轉率較低,中午閑時用保鮮膜包裹覆蓋,托盤加冰等一切方法確保商品的新鮮度和質量。
3、年后豬肉銷售會出現下滑現象,擴大雞鴨類商品陳列面積,雞鴨附件等,增大宣傳力度(制作流程、營養宜忌等)也可增加試吃帶動人氣。
4、增加精品肉的精包裝類商品,利用一次性托盤等道具進行包裝,來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顧客需求,完善商品結構,提升毛利。
5、為春季外出踏青需求做好鋪墊,增加串類商品相關陳列面積,企劃提前做營銷氛圍,適當增加調理類商品,也可自制一些腌制奧爾良口味的商品,為顧客春季燒烤季提供方便。
商品陳列
1、商品陳列面積變化引起的銷售額變化:
4貨位-2貨位 銷售額減少48%;
3貨位-1貨位 銷售額減少66%;
2貨位-4貨位 銷售額增加40%。
2、高低變化引起的銷售額變化。
商品魅力不容易完全展示,售出的概率就會變小。另有資料顯示,在平視及伸手可及的高度,商品出售概率為50%;在頭上和腰間高度,售出概率為30%;高或低于視線之外,售出的可能性僅為15%。
3、陳列時間變化引起的銷售額變化,一般性陳列,應保持穩定,常變的為臨時性陳列。
4、陳列方式變化。
研究發現,如果在標準的貨架上加一個延伸網架,像雙手一樣伸出,不僅可以擴大商品陳列量而且可使顧客更加容易看到商品,最終增加180%的銷售額。
不規則的陳列,就是把商品雜亂地放在一個大網筐或籃里,顧客可以無拘無束、大膽拿取,不僅可以更仔細地查驗商品,而且還會產生便宜的感覺,極具誘導性,這種不規則陳列比規則陳列增加的銷售額達1倍左右。
5、陳列標牌變化引起的銷售額變化:
1)降價+標牌。
2)特賣活動,安置特賣標牌是必要的。在同樣的特賣活動中,如果不安置特賣標牌,每天僅賣出10件/天;若安置,則60件/天,增加6倍。
1、堆頭陳列
即在賣場的主通道(客流量比較大)或專門開出一個空間,將單一商品或2-3種商品做量化陳列。
進行堆頭陳列的商品有以下幾種:
1)特價商品;
2)清倉商品;
3)買一送一商品;
4)季節性商品;
5)有銷售潛力的新商品;
6)節日性商品;
7)媒體正在大量宣傳的商品。
2、端架陳列
端架即貨架的兩端。使用N架陳列的商品最多不可以超過4種,而且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商品與商品之間一定要有關連性,絕不能將無關連的商品陳列在同一個端頭;
2)有一個陳列的主題。例如:做一個“燒烤集合”,可以把燒烤醬、醬油、炭火、燒烤網等放在一個端架上;
3)識別性:消費者較遠的地方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商品展示,使專柜傳達獨特的品牌信息;
4)靈活性:由于各級市場終端質量不一,使得終端的形態也千奇百怪,有的商場專柜位于拐角,有的是孤島,有的是墻面,所有這些客觀條件的制約,讓終端銷售氣氛的營造要有相當的靈活性,能夠適應終端賣場的各種形態;
5)統一性:與線上傳播緊緊配合,達到視覺上統一,信息統一。
1、一目了然
可在視平線的高度放置富有沖動性購買特性的商品,如暢銷商品和高利潤商品,商品標簽一律面向顧客;對于貨架下層不易被看到的地方,可將陳列的商品傾斜式擺放。
2、伸手可及
做到伸手可及,需注意不要把商品陳列過高,特別要注意家庭主婦的身高在160cm左右;一些生鮮食品,要備有拿取的工具,便于顧客選?。灰恍┮姿榈纳唐?,應陳列于不高于胸部的高度,避免顧客選購前產生損壞的顧慮。
3、琳瑯滿目
據調查顯示:陳列豐富的超市,銷售額平均增長24%。塑造超市陳列的豐富感,不僅需要充足的貨品保障,還需要嚴格的補貨制度。
4、一塵不染
潔凈的陳列,不僅會給顧客留下舒適的印象,還會使顧客對經營者產生好感,增強對商品的信任。
因此,必須擦干凈商品,已上架的商品也要定時擦拭。標簽松落的商品要及時修復,品相不好的商品及時從貨架上清掉。
5、包裝展示
在超市里,包裝不僅是保護商品,還兼有展示品的功能,是無聲的推銷員。一般說,顧客在超市將用25分鐘左右的時間瀏覽5000種左右的商品,最能吸引顧客購買的因素是包裝。
首先,必須在采購商品時就對包裝進行選擇。包裝應成為確定商品結構的重要考慮因素;其次,在陳列時突出包裝畫面,以達到吸引顧客注意的視覺效果。
6、陳列區域相對固定
不輕易變更,這樣可以保證顧客很容易找到相應的商品,節省購物時間,如果貨物發生位置調整,應及時做好顧客服務。顧客對貨物的頻繁變更會產生厭煩情緒,特別是找不到自己要買的商品時。